书目简介:

主要作者: | 哈维 美 Harvey, David (著); 许瑞宋 (译)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时间: | 2016 |
文献类型: | 图书 |
语言: | 中文 |
主题: | 资本主义社会 > 矛盾 > 研究 |
《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读《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有感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应该是本次马拉松耗时最长的一本书目,于是也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去细细品味这本书的内在价值,结合之前的自选书《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我简单地概括了作者大卫·哈维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17个矛盾,也是马克思本人亲身经历的最深刻的社会矛盾。在读完这篇文章后,觉得自己读到了一个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是怎样看待资本社会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呢?
1、生产关系
我们都知道,生产力是指劳动、资本、剩余价值这三大生产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三大生产要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发展相互影响的。生产要素也是生产形式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衡量社会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指标。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要素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动状况,这也就出现了生产形式的变革。生产形式有了变革,社会生产力也就发展到了一个新环节:资本。
2、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资本主义却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资本社会中由于货币流通不畅、供求失衡、经济危机等问题导致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剥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使劳动者无力购买商品而破产。
3、上层建筑
所谓上层建筑,是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组织和机构,包括政府、议会、法院、政党、司法机关等。上层建筑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包括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上层建筑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上层建筑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的特殊性质;另一层指上一步形成的基本社会性质。我们可以从上层建筑上理解这个道理:上层建筑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存在的一个基础或条件组织。上层建筑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现实和发展。
4、生产资料所有制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私有经济,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问题。虽然共产主义社会可以从一开始就强调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远不能与生产关系相比。如果将生产资料所有制改为私有经济,那么社会主义不能发展更快,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劳动者利益。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经济,都要保持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不断地壮大整个社会主义社会。
5、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手段,它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政治制度也必然会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马克思认为,政治制度包括政权组织结构、民主制度、立法制度以及各种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当社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或者人民选择接受何种政治制度,那么便需要不断调整。